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列表
“海脉”来了!能捕捉万米地层小于蚊子飞行声百倍以上地震波信号
2023-07-27 17:32:40    来源:扬子晚报


【资料图】

今天(7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核心装备——“海脉”在渤海海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上迈出关键一步,对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力度、进一步健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勘探装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海底地震勘探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海洋油气勘探技术,可大幅提升油气勘探开发精度。“海脉”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节点模式地震勘探采集装备。它攻克了高灵敏度检波器和超低噪音采集电路等技术,大幅提升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能够捕捉到万米地层相当于蚊子飞行声1/150大小的地震波信号,并据此描绘高清油气藏数据信息。

中国海油技术专家 阮福明:“海脉”具有体积小、布放灵活、适应水深范围宽、超低频性能高等特点,如同“千里眼”一样可以看清埋藏几千米深的油气储层。

成千上万个“海脉”通过专业收放装备有规律地布放在海床指定位置,接收来自海底地层反射的地震波信号,并以数据的形式存储记录下来,作业完成后将其收回,下载分析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而处理成地震剖面,实现对地层的精准“号脉”。

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总经理 周滨:它的成功应用有助于更加清晰准确地获取更深地层和复杂地质构造下的油气藏信息,将为我国海洋油气精准勘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采集海底油藏信息的关键性技术装备,我国的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长期依赖进口,超过300米水深的装备技术更是受到严格限制,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进程。作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核心装备,“海脉”的投用能够满足我国主要海域的海底地震勘探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海洋油气藏勘探精度和成熟油田海底油藏的动态监测水平。(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

上一篇:保山红冰料和红玉髓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海脉”来了!能捕捉万米地层小于蚊子飞行声百倍以上地震波信号

    来源:扬子晚报     2023-07-27

  • 保山红冰料和红玉髓

    来源:伊秀经验网     2023-07-27

  • 苹果被曝正悄悄开发大模型,创建聊天机器人“Apple GPT”

    来源:澎湃新闻     2023-07-27

  • 民生银行泰安高新社区支行组织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小课堂

    来源:齐鲁壹点     2023-07-27

  • 振奋!惠东滨海种出甘香茶叶

    来源:惠州新闻网     2023-07-27

  • 李凯尔加入!防守+传球能力助推男篮 一处软肋不好解决

    来源:中国篮镜头     2023-07-27

Copyright   2015-2022 华声经济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